你好,未来人类 - 中国虎妈与被“安排”的天才少年

2020-10-18 11:35:44 18
教育,面对这个充满希望的话题,却鲜有家长能够停止焦虑。

 
前不久,一部环球教育科技体验观察纪录片《你好,未来人类》在腾讯平台热播。
 
导演是路透社北美地区华人财经女主播陈一佳,一位新手妈妈带着对当下以及未来教育的诸多疑问,陈一佳走访了中国、美国、以色列、英国和肯尼亚五个国家,寻找面向未来的教育答案。

合拓教育
 
在《你好,未来人类》的一开头,导演陈一佳就用发人深省的一句话,击垮了亿万家长的心——
 
我们正在用19世纪的体制,20世纪的知识,来培养21世纪的人才。


迷茫、困惑、焦虑,是这个时代父母的代名词。如何培养下一代,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攻克的课题。

 如片中所说——没人教我们如何做爸妈,但这是我们最想做好的事。
 
《你好,未来人类》是一部环球教育科技体验观察纪录片,一共五集,今天给大家分享第一集——中国篇。

中国篇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不是中国,而是英国伯明翰。
 
在海外,很多人会称中国妈妈为“虎妈”,因为其要求过分苛刻、过于在意考试成绩。在中国虎妈教育下的孩子,也会被冠上“呆板沉闷”的标签。但为什么中国“虎妈”却又能培养出“天才少年”呢?纪录片导演兼主持人陈一佳走进了生活在英国的中国“天才少年”何家进的真实世界。
 
1. 英国也有升学压力
 
在英国,要进入高质量的公立学校,也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入学考试,不能松懈。在学校,家进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,也有很多朋友。但家进妈妈的教育方式却在网上受到很多抨击,而家进的老师认为其妈妈的教育是没有问题的。

合拓教育
 
2. 不安于英国的课程安排
 
家进妈妈认为,比起国内的课程,家进在英国学校的课程过于简单。因此,她会给家进制定和添加一系列课程表。妈妈化身“私人教师”,和家进一起学习,每天陪伴和辅导,高度参与家进的学习。
 
3. 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的妈妈
 
家进妈妈喜欢代替家进做决定或者“引导”家进做出“正确的决定”。妈妈认为医生是很受尊重的职业,因此很想让家进学医。在家进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开始“引导”家进关注医生和医学。但根据机构课程顾问的沟通,发现家进还对很多领域感兴趣,例如计算机科学、航天等。
 
4.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养育方式向中国靠近
 
耶鲁大学教授法布里奇奥·齐利博蒂基于最新全球研究的新书《爱、金钱、孩子》,主要分享了不同国家养育和教育投资方式的差异和转变。教授表示,其实全球育儿的方式都在改变且和中国父母越来越相似(是不是很惊讶~)。
 
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,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压力。在未来,更加鼓励创新思维。因此,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参与是有必要的,但如何参与是需要思考和斟酌的重点。
 
5.成长指标很好,压力指标爆表
 
在一次成长测试中,结果显示——家进的各项成长指标很好,但家进的紧张度已经达到顶级。通过细致观察,我们发现家进随时会咬手指甲,这也许是缓解焦虑的表现。如何缓解家进的压力和焦虑?专家表示,关键在于妈妈——妈妈要学会“远离”孩子,学会放手。
 
6.“妈妈,很多事情我可以搞定”
 
最后,家进妈妈问:“你希望妈妈放手吗?”
家进的回答是:“我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,我觉得很多事情我可以搞定。”
 
我们总是认为,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天赋条件,在全球都是前列的。学习如果是痛苦的,教育如果总是焦虑的,那孩子哪还有动力去想象未来。他们只是在承受我们从过去带来的负担而已。家长在无法改变学习环境的情况下,应该及时打开教育视角和教育理念。
 
导演陈一佳也一直在思考——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,我们如何培养能面向未来需要的人才以及相应的创新教育方法。
 
国创中心青少年基地关注我国青少年成长发育和创新教育,研发出中国首套完整的青少年创新教育课程体系,带给家长和孩子们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。
 
这套课程体系以全球最新的创新方法论与系统工具C-TRIZ为核心,通过STEMIE教学法PBL项目式学习方式,帮助孩子们挖掘潜力,培养兴趣,注重过程参与和实践,真正培养孩子们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,培养真正面向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欢迎感兴趣的家长了解咨询。
 
一代人与一代人最大的差距,往往体现在教育方式上。孩子接受教育,是为了适应未来。以昨日之法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,将使他们失去明天。时代快速变化,也要求成人不断做出改变。让我们一起探索全球未来教育的“闪光点”。


电话咨询
在线报名
课程介绍
QQ客服